心态科学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心态课程,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课程形式。那样,心态老师如何给学生上好一节心态课呢?下面大伙一块儿探讨一下吧。
1、重视学生的心态感受和内心
心态课程的核心是重视学生的心态感受和内心世界。心态老师要引导学生说源于己的亲身历程和内心的情感体验,与其他同学一同推荐。这就需要心态教师拥有相应能力,借助适合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心态感受和内心体验。
2、心态课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进步特征
心态课程的设计要符合心态科学原理,要符合学生的身心进步特征。所以心态老师一是要知道学生的实质,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态问题是不同的。二是大部分学生一同面临的问题,要把心态科学的有关理论内化到教学行为中去。
3、拥有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
作为一名合格的心态老师,应该拥有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:包含教育教学组织能力,教学设计的能力,教学表达能力,教育教学交往能力,教育教学活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,教学深思能力,教育教学习管理能力和教学革新能力等。
4、拥有自己独有些专业化素养
作为一般心态教师又需要拥有自己独有些专业化素养,依据心态健康教育课有其自己的心态学科特征,不是简单的心态学常识或者是心态健康常识的传授,它更多的是一种感悟式教学,重在学生的内心感受,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的积极引导,在课堂上创造课堂积极的、健康的、向上的情绪体验,形成较好的课堂学习氛围。
5、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心态辅导
作为一名心态教师,面对的是一些思想随时改变的初中生,因为他们会遭到不同环境、不同思想的影响,因此他们的心态随时可能存在障碍。在心态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,需要教师需要拥有心态咨询与简单心态治疗这一较高专业能力,才能对全体学生展开比较专业而有效的心态咨询和简单心态治疗,才能使他们心态健康进步。
人无论处于什么生活阶段,都需要进行心态辅导。